500千伏斗樊二回线路,原是中国第一条超高压输电线千伏姚双线,担负河南、湖北两省省际和华中联网的重任。新建的沪渝蓉高铁(荆门段)(即沿江高铁荆门段),要钻过47号和48号铁塔下的线路,因不能满足线路和高铁安全运行要求,需对杆塔迁改升高改造。此次斗樊二回迁改需新建47、48、48+1号共三基杆塔,拆除原47、48号两基杆塔,并对0.521公里长的导线进行更换。
“你看,那个方位就是高铁要穿过去的地段,我们新塔不立起来,他们高铁无法施工。”湖北超高压公司500千伏斗樊二回线路迁改施工负责人刘继承站在47号塔下,指着48号塔的一段空地说。翘首远望,48号塔上的工作人员,正在塔上做工作前的准备工作,而47号塔上的作业人员,正从40多米的铁塔横担跨过、准备从瓷瓶串到导线侧作业,只见他们熟练地打好速差保护绳和安全带,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后,坐在瓷瓶串上开始往导线方向一步一步挪动,“上面过瓷瓶串做好防护,一定要打好安全带不要急。”在塔下进行安全监护的冯铭拿着电子小喇叭,对着塔上不停大声提醒。“这也是我们做好现场安全监护的一个小手段”,刘继承指着正拿着电子小喇叭、对着高空进行安全提示喊话的冯铭介绍道。
刘继承和同事们在接到迁改任务后,经过对整个工程的梳理、分析,认为防范高空作业人员坠落是整个迁改工程最大的事。除了传统的提醒手段,他们还在整个杆塔垂直面和横向面,设置了防坠落的攀爬绳、给每名登高人员配备一副攀爬双钩和长达40米的速差防坠器,不管是在登塔过程还是在塔上作业移动中,保障这20多名高空作业人员置身于全方位“安全网”中,彻底杜绝了高空作业人员高空坠落的可能,确保整个施工安全。
“我们对现场的管控是越来越清晰、有序、全面,特别是使用了湖北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作业轨迹APP以后,人员轨迹一览无余”,作业班班长贾翔说。随着作业轨迹APP、安管电子围栏的推广运用,工作负责人通过手机提醒即可智能化研判现场是否发生违章行为,工作班成员等是否擅自脱离岗位。如果有人随意进出现场,施工负责人会收到报警,第一时间便可联系小组负责人问明原因。
除了科技运用,作业文本简化等管理提升,也是此次工程项目的一大亮点。五项制度改革后,类似于立塔作业,只需要填写一张简单明了的立塔标准作业卡,即能以最严格的标准落实作业面方案和输电专业作业文本标准卡内的管控措施。“以前在填票上要花费很多精力,现在只填写卡片简洁明了,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场管控中,确保整个施工安全”贾翔说。
施工中大家群策群力保安全,利用传统电子小喇叭进行喊话监护、安装“防护网”、使用工作人员轨迹APP、安管电子围栏全力确保500千伏斗樊二回线路如期完工,丝毫没有影响到高铁施工。下一篇
爱心妈妈来了,留守儿童笑了——省委统战部“爱心妈妈”用爱陪伴温暖“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