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那么,微电网在中国发展的如何呢?
国外对于微电网的研究起步较早,在关键技术方面已取得一些突破,并在小规模微电网中得到验证。其中美国、欧洲、日本及加拿大等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为微电网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借鉴,成为微电网领域领先国家。国外正在推动微电网向更高电压等级、更大容量发展。
国内微电网研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国家电网公司是微电网技术研究的主要机构。2011 年8 月,国网电科院微电网技术体系研究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首次提出了中国微电网技术体系,涵盖微电网核心技术框架、电网应对微电网的策略、技术标准和政策等,制定了我国微电网发展线路和技术路线图,对我国微电网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河北、天津、河南、浙江、珠海等地已经在进行微电网示范项目的研究及建设。其中,珠海东澳岛微电网项目的建成,解决了岛上长期以来的缺电现象,最大程度地利用海岛上丰富的太阳光和风力资源,最小程度地利用柴油发电,提供绿色电力。随着整个微电网系统的运行,东澳岛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从30%上升到70%。
2015年8月,,烟台长岛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接入控制工程通过国家发改委验收,正式竣工投运。这是我国北方第一个岛屿微电网工程,可以在外部大电网瓦解的情况下,实现孤网运行保证对重要用户的连续供电,极大地提高长岛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微电网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微电网是大电网的有力补充,是智能电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商业区域、城市片区及偏远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微电网关键技术研发进度加快,预计微电网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内对微电网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与欧洲、美国及日本等由研究机构、制造商和电力公司组成的庞大研究团队相比,我国在研究力量和取得成果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国内尚无统一、规范的微电网体系技术标准和规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微电网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工程的建设。
微电网技术的发展与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紧密相关。根据微电网的特殊需求,需要研究使用的电力电子技术并研制一些新型的电力电子设备。
微电网孤网运行要求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建设投资成本较高。储能系统容量配置越大,效果越好,但成本越高,需要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这和微电网的运行要求,峰谷电价政策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微电网监控平台及能量管理系统,投资成本高。在运维成本上,也比一般电网要高。
2015年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新能源微电网项目可依托已有配电网建设,也可结合新建配电网建设;可以是单个新能源微电网,也可以是某一区域内多个新能源微电网构成的微电网群。
国家能源局鼓励在新能源微电网建设中,按照能源互联网的理念,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实现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智能化匹配及协同运行,以新业态方式参与电力市场,形成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新载体。根据微电网使用示范项目数量和全球市场容量份额两种方法估算,中国“十三五”期间微电网增量市场约为200亿元-300亿元,其中还不包括原有的光伏、配网、电动汽车和储能需求。
从2015年8月30日举办的“光伏微讲堂黄埔一期”微电网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论坛上获悉的。参与“十三五”规划的专家认为,可再生能源的到来已经是大势所趋,微电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微电网技术、经济、商业模式还需要示范,重点要推广示范可再生能源微能源网,探索最技术经济可行的新商业模式。
“微电网主要是电力能源生产与消费在同一电力用户或者局域内实现一体化,包括小型电力运行管理系统对用电进行智能化控制,首先是智能电网在用户端的具体化,其次是分布式能源的升级版,将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利用和常规能源的高效利用结合起来,是推进能源发展及经营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载体。”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论坛上解释称。
同时,微电网也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的新业态,是电网配售侧向社会主体放开的一种具体方式。在梁志鹏看来,微电网的经营应该是电网企业之外的主体,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比配电网侧更为容易。
据了解,相对于美国、日本和欧洲来讲,我国的微电网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总体而言处于技术、经济、商业模式的研究示范阶段。近期微电网项目建设被正式提升至国家层面,7月21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公布了《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电网未覆盖的偏远地区、海岛等,优先选择新能源微电网方式,探索独立供电技术和经营管理新模式。
梁志鹏说,很多项目都叫微电网,但难以作为示范。新能源微电网更多指的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等分布式常规能源的高效利用。示范项目申报中,浙江和江苏等东部地区比较多。
以上就是微电网在中国发展的如何的全部内容了,其实从全球来看,微电网主要处于实验和示范阶段,微电网的技术推广已经度过幼稚期,市场规模稳步成长。
中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力的全国性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电力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
近日,霞浦供电公司副经理何建华组织部门,协同省能源公司和县政府电网建设指挥部,前往海岛乡开展微电网征地前期协调准备工作。
中国西电集团智慧多能互补微网系统示范项目位于西电宝鸡电气园区,该项目倡导多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理念,实现工业园区“供、储、配、用、管”五个环节的智慧用能解决方案。近日,该项目成功送电投入试运行。
当地时间5月22日,随着苏里南共和国自然资源部部长阿金博多按下送电按钮,遍布整个胡亚巴村的路灯开始亮起,中国电建在苏里南实施的首个离网光伏项目正式投产运行。苏里南共和国国会议员阿芙索娃、中国电建代表、当地村民出席投产仪式,苏里南各主流媒体对投产仪式进行了报道。
智能微电网是“智能电网”与“微电网”的结合。“智能电网”是一个自动化的供电网路,能够通过传感器来对供电与用电设备起到实时监控与收集整合,由控制系统来对电力系统起到优化管理的作用。“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能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及监控组合而成的小型发电配电系统。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涵盖能源规划设计、工程投资建设,多能源运营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等方面。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微电网市场规模将达到286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增至474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6%。
0 引言 随着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全球能源、环境问题逐渐凸显,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环保的特点,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微电网是由多种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能量转换装置、负荷以及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独立自治系统。 凭借运行控制和能量管理等关
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 Research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微电网市场正快速成长,预计将从2018年的222.2亿美元成长到2023年约391亿美元,2018-2023年间的复合年成长率(CAGR)为11.97%。微电网
我国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微电网示范项目——吐鲁番新能源城市微电网示范项目自2013年底建成投产以来,在293栋居民楼顶建设屋顶光伏8.7兆瓦,年发电容量约1000万千瓦时,目前已服务5000多户。微电网系统
《2021年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发布 我国储能装机累计达35.6吉瓦 在新能源发电侧装机同比增长438%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